近日,“国培计划(2025)”湖南省乡镇公办幼儿园园长高级研修项目(D0010)第二阶段送教培训顺利实施。本次活动创新采用“线下实地送教+线上同步直播”的混合研修模式,特邀湖南省“双名计划”许江名师工作室部分核心成员及优秀园长、教研员组成专家团队,分赴湘潭、邵阳、益阳、 郴州、永州、湘西六个地区,聚焦“乡镇幼儿园课程建设与质量提升”开展精准帮扶。活动不仅覆盖全体参训学员,还辐射至各送教点周边幼儿园,有效促进了城乡联动与资源共享。
为确保送教内容精准对接实际需求,项目组前期开展了系统深入的需求调研,综合考量地域分布、园所类型与发展瓶颈等因素,科学遴选了六个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作为送教点。在筹备阶段,项目组与各送教点围绕诊断重点、课程设置、日程安排及后勤保障等环节进行了多轮沟通,保障送教流程顺畅、组织有序。专家团队通过深度访谈、班级观摩与资料查阅等方式,全面把脉各园所实践中的真实问题与发展诉求。
在各送教点,专家指导内容针对性强、实操性高。国防科大一号园区幼儿园园长于红送教湘潭市湘潭县易俗河镇中心幼儿园(水竹园),围绕自主游戏中材料投放、教师观察与支持、游戏收纳等关键环节,阐释“真游戏、真教研”对提升保教质量的核心意义。在益阳市桃江县幼儿园,长沙市人民政府机关荷花幼儿园书记刘厚琴以“桃花江竹玩材料”为例,提出构建“基础—拓展—创新”三级材料体系,推动竹材料从单一区域投放向五大领域融合运用,逐步形成具有桃江地域辨识度的园本课程链。长沙市开福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学前教育教研员谭子英送教郴州市安仁县泉塘幼儿园,聚焦幼儿游戏观察与分析,指导教师基于事实客观记录,并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幼儿行为,实现从“看见”到“读懂”的专业跃升。在永州市零陵区黄田铺镇幼儿园,岳阳市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院学前教研员陈维就自主游戏实施、农村资源课程化、幼小衔接与园本课程建设进行系统指导,强调通过低结构材料与游戏化活动落实全面育人。邵阳市洞口县杨林镇中心幼儿园得到洞口县幼儿园副园长卿丽蓉的入园诊断指导,围绕《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实践转化,聚焦乡镇园特色课程建设,针对户外游戏区角设计、乡土文化资源开发、阅读习惯养成等共性难题提供可操作的改进策略。湘西州凤凰县吉信镇中心幼儿园则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幼儿园副园长杨繁共同探讨以“三潭书院”为文化基点,整合苗族银饰、土家织锦等非遗资源,开发“民族工艺工作坊”系列课程,推动民族文化从环境装饰走向课程内涵。
本次送教培训构建了“诊断—指导—改进—追踪”的闭环工作机制,依托线上线下混合研修模式,有效拓展了培训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参训学员普遍反馈,送教内容“接地气、解难题、促发展”,为农村幼儿园突破现实困境提供了清晰路径。下一步,项目组将建立长效跟踪机制,持续关注各园改进进展,推动培训成果有效转化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湖南省乡村幼教提质增效提供持续专业支撑。
审核:周文华 阳艳波 闵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