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托育服务师资研修班在浙江大学圆满结业 助力“幼有优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陈婷 来源:继续教育中心 时间:2025-07-26 点击数:

7月20日至24日,7月20日至24日,“长沙市托育服务培训师资研修班”第三阶段培训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顺利举办。本次研修由长沙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联合承办。参与研修的学员均已通过前两阶段考核,并顺利完成本次集中能力提升阶段学习。

浙大研学,汲取前沿智慧精华

本次研修聚焦“理论前沿、标杆实践、创新转化”,主要表现在:一是权威引领发展大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佘宇阐述人口高质量发展内涵,强调破解生育难题需经济支持、服务保障、文化引导协同推进,呼吁加大托育投入并强化女性权益保障。复旦大学副教授童连分享国际托育质量评估与监管经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洪秀敏解读保育规范标准并探讨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方向。二是科学照护聚焦儿童发展:中国儿童早期家庭教育学会专家委员孙蕾娟倡导基于0-3岁婴幼儿大脑发育规律的“三好”科学照护理念。杭州师范大学脑科学研究所所长李葆明教授依据科研数据,详细分享高质量养育照护对婴幼儿大脑发育及认知能力的长期关键作用。浙大医学院副主任医师朱冰泉结合临床案例,强调依据生理特点实施科学喂养、培养健康饮食行为的紧迫性。三是实地观摩杭州经验:浙江省卫健委调研员余仁桥介绍本省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创新模式——“园医联动”机制。杭州市卫健委处长陈玮臻分享构建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实践。学员考察了华媒·一米国拱宸托育园、正禾贝雅托育园、东新实验幼托园三家市级示范机构及拱墅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回顾培训系统锻造师资团队

长沙市托育服务培训师资研修班遵循“三阶递进、能力提升”的培养理念,在长沙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下,长沙幼专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下,构建了系统化培训体系。研修由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莉君和湖南省早教托育学会会长陈雯担任首席专家,10名省级、市级导师领衔,组成跨学科跨领域协同指导团队,实行“双导师制”培训模式。第一阶段的集中通识培训聚焦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与行业发展趋势,引导学员突破单一岗位视角,建立覆盖托育服务全链条的系统认知框架;第二阶段的分组专题培训创新采用“省市级双导师制”分组教学模式,围绕政策法规、生活照护、安全卫生、早期发展、机构管理等五大核心模块开展精细化培训,显著提升了学员的专业理论素养与实践操作能力;第三阶段的集中能力提升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进行,是本轮培训的深化提升阶段。重点聚焦全球托育前沿理论动态、国内标杆城市(杭州)先进实践经验,以及本土化转化路径,着力提升学员的专业引领力与创新发展能力。

聚力启航,共绘长沙托育新图

作为长沙首批“三阶递进”培养的托育骨干,学员满载前沿托育理论及杭州经验,将引领长沙托育服务升级。下一步重点工作:第一,托育政策研究与普及。吸收专家对人口发展、政策协同的见解,为完善长沙普惠托育政策献策。关键是将政策实质转化为通俗培训课程和宣传材料,推动落地,提升机构能力及家长认知信任。第二,提升托育照护质量。将研修所学的婴幼儿发展规律、高质量养育理念及“三好”照护模式,融入机构运营及师资培训,打造标杆。发挥“种子教师”作用,通过“传帮带”培养本地骨干人才。第三,托育经验本土化与转化。借鉴杭州“园医联动”“社区普惠”等经验,结合长沙实际探索可复制路径,优化服务供给。将研修成果转化为区域性培训课程、操作手册等,引领全市从业人员进步,提升行业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本次从湘江之滨到西子湖畔的研修之旅,为长沙市托育服务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智力动能。学员们带着前沿的知识体系、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创新的发展思路返回工作岗位,将以更专业的素养、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务实的行动,奋力构建“幼有所育、幼有善育、幼有优育”的长沙托育服务新格局!

审核:周文华 阳艳波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