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饶有生志  鹤德少尘心

——刘少奇与宁乡驻省中学

       肖和先 何重兴 整理

来源:校史回眸 时间:2022-04-14 点击数: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保存着一只“松鹤图竹笔筒”,笔筒高15.1厘米,直径8厘米。笔筒上雕刻了一棵挺拔的松树,松树下一只仙鹤傲然独立。仙鹤旁边刻有一首诗:挺然百尺之,松饶有生志;舞是千年之,鹤德少尘心。落款“卫黄作”。这是刘少奇在1916年就读驻省宁乡中学时,利用闲暇时间精心雕刻的一个笔筒,借“松”与“鹤”来表达自己志存高远。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13/329c75064bb44bce85eac6e12688abc2.jpeg

                    (刘少奇就读驻省宁乡中学期间雕刻的笔筒 图片来源网络)

驻省宁乡中学,设在长沙望麓园,是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刘少奇就读驻省宁乡中学,还有一段佳话。

1916年夏,17岁的刘少奇从宁乡县第一高等小学(玉潭学校)毕业,回到老家炭子冲,在家待了几天。刘少奇的母亲不想叫儿子再离开家乡,因为时局动乱,母亲鲁氏担心儿子在外面遇到什么不测。可刘少奇想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学习与锻炼,以实现自己救国保民的理想。于是跟母亲提出,想到省城继续就学。母亲虽然不愿儿子远走高飞,但考虑到儿子既聪明又刻苦,还被人戏称为“刘九书柜”,将来一定是个有出息的人,再说这个小儿子性格执拗,说什么就一定要做什么,她想留儿子在身边也是留不住的,最终还是同意了儿子的想法。

刘少奇在家里住了十几天,便和同学贺执圭、任克俊等人背起行李,先到宁乡县城看望了他们敬重的玉潭学校梅冶成老师。师生见面,谈起了动荡不安的时局。梅冶成老师听说刘少奇等要到长沙报考中学,非常赞同。关切地说:你们初次到省城,没有熟人。我给我的朋友写封信你们带上,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去找他。我的这位朋友,现在长沙楚怡小学当教师。他叫何叔衡,是我们县沙田人,比我长五岁,是前清秀才,曾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思想是很新的。刘少奇高兴地接过信笺,向梅冶成老师致谢并告别,和贺执圭、任克俊步行几十里来到长沙。

此时长沙的学校正在趁着放暑假期间招生,招生考试内容主要是新式小学课程。为寻求报考学校,他们几乎跑遍了全城。对第一师范、第一中学、长郡中学这几所有名气的好学校比较中意。但刘少奇听说第一师范毕业生必须效力小学教育,便说服贺执圭、任克俊一起报考了第一中学和长郡中学。不久,他们三人以优异的成绩,同时接到了这两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与此同时,刘少奇与同学去看望了曾在玉潭学校当过校长的黄锡类老师,黄老师此时在驻省宁乡中学担任校长。驻省宁乡中学位于长沙城廓外的望麓园,以培养宁乡籍学生为主,办得也很不错。刘少奇在玉潭学校读书时,对黄校长非常敬佩。黄校长对勤奋好学、才思敏捷的刘少奇印象也很深刻。黄校长爱才心切,诚心欢迎他们到驻省宁乡中学读书。黄校长说:驻省宁乡中学的名气和校舍条件虽然比不上长郡和第一中学,但是教学质量不比他们差,这里师资力量强,学生大多数是农家子弟,读书氛围好。黄校长还特意告诉他们目前还有几个可以插班学习的名额。并进一步给他们做工作说:“我知道你们在玉潭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不必再去上长郡中学一年级,我担保可以在我校插班进入二年级学习”。黄校长如此器重他们,刘少奇等几位同学深受感动,他们觉得进入驻省宁乡中学可以插班跳入高年级,能缩短中学学习时间,而且这里有他们敬重的老师,更利于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于是,刘少奇和随行的两位同学商量后,他们改变了就读长郡中学、第一中学的打算,决定就读驻省宁乡中学。通过插班入学考试,他们被录取编入该校二年二期第五班学习。就这样刘少奇成了一名驻省宁乡中学的一名学生。

老照片12 002_副本.jpg

                                                                 驻省宁乡中学校址

刘少奇在驻省宁乡中学读书期间,学习特别刻苦。因为是插班生,第一学期他把前面一年多所缺的课程全部自学完。他文史功底好,学起来很轻松,但数理等课程自学起来比较有难度。为了攻克数理难关,他不断总结,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数、理的方法,他认为只要牢牢记住公式、定理就抓住了学习数、理的关键。他把知识要点抄在手上,写在纸条上,随时默默复习学习内容。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经过半年的刻苦努力,期末考试时,刘少奇的各科成绩在班上都是名列前茅,老师和同学由衷地称赞他是名不虚传的刘九书柜

刘少奇在驻省宁乡中学读书期间,中国社会正处在动荡之中。在思想上,他深受黄锡类校长与何叔衡先生的爱国思想影响。读书期间,他除了重视学习自然科学外,还十分注重时事政治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同时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存亡。在课余时间,他不但阅读了很多进步书刊,还认真研读了中国几千年的兴衰历史。他结合中国社会现状冷静的观察、分析和思索晚清政府衰败的原因。他常常苦思冥想着一个多年思而不得的问题答案:怎样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怎样做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炎黄子孙?带着这些问题,他时常向黄校长与何叔衡老前辈请教。黄校长与何叔衡老前辈也总不厌其烦给他讲国情、省情,分析时事;讲青年的革命理想和人生价值。

刘少奇在驻省宁乡中学读书期间,在思想上不断追求进步,还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实际斗争中。

19167月,刘少奇刚进入驻省宁乡中学的时候,长沙各大学校学生和各行业民众,正轰轰烈烈地掀起一场驱逐反动军阀汤芗铭的运动。汤芗铭在湖南耀武扬威,迫害革命党人和无辜群众1.6万余人。汤芗铭在湖南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湖南人民的公愤。刘少奇在驻省宁乡中学读书期间,耳闻目睹汤芗铭的血腥暴行,因此极为愤怒。在黄锡类校长的影响下,刘少奇投入到了驱逐湖南反动军阀汤芗铭的斗争,并成为学校学生运动的组织者之一。刘少奇与驻省宁乡中学300多名学生一道,浩浩荡荡来到大街上,接连几天参与各界民众集会游行。他们一路高呼打倒帝制余孽!”“汤芗铭滚出湖南!的口号,使全城反汤热情高涨起来。在驱汤斗争中,何叔衡曾鼓励刘少奇和同学们:你们大胆地干,万一闹出了是非,我何胡子帮你们说话。有一次,刘少奇参加驱汤游行示威,走到督军汤芗铭官邸前,和民众一齐高呼驱汤口号,并且包围了督军府。但汤芗铭的卫队守住大门,气势汹汹地与游行群众对峙。在此情况下,刘少奇和几名年轻人怒不可遏,一阵吆喝,冲进汤府大门,勇敢与卫队搏斗。卫兵们措手不及,一时慌了手脚,便将带头冲关的学生扣押起来,关进一间房子里。刘少奇和他的同学都在关押之列。后来经黄锡类和何叔衡出面交涉,才将刘少奇及同学们保释出来。在湖南人民同心协力斗争之下,汤芗铭心惊胆战,终于灰溜溜地离开了湖南。

1916年冬,在驱汤运动取得胜利时,刘少奇的二哥刘云庭随所在的部队进驻长沙。刘少奇到军队营房看望二哥,并向二哥说,他想参军习武,报效祖国。恰巧这年冬天,湖南陆军讲武堂在长沙创立。刘少奇在二哥的帮助下参加了这次招考,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湖南陆军讲武堂。1917年的51日,湖南陆军讲武堂正式开学,刘少奇身着新军装和两百多名新同学参加了开学典礼。

刘少奇虽然在驻省宁乡中学习时间虽然不长,但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刘少奇对驻省宁乡中学充满感恩,对他的恩师黄锡类充满感激。19575月,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刘少奇来到湖南省视察,他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去看望贫病交加的黄老师。师生俩亲切地交谈了两个多钟头,当他依依不舍地向黄老师告别时,深情地送给黄老师一包茶叶、一包滋补品、50元人民币,表达他对恩师的无限敬重。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6/72d49b37c10c4cd48c23149e05a3967d.jpeg

                                                         (青年刘少奇 图片来源网络)

刘少奇是驻省宁乡中学(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的一名优秀学子。读书期间,他志存高远,立志救国救民于危难之中。他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他奋发努力追求真理的精神、他勇往直前投身革命运动的爱国精神,给学校师生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刘少奇与长沙》

        《百度百科》

            《澎湃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