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艺愈心 孤岛融春 | “非遗魔方”转出童心彩虹

作者:宾哲皓  陈   菲 来源:学前教育学院 时间:2025-09-03 点击数:

近日,长沙幼师高专一支特别的队伍——“匠艺愈心”志愿服务队,带着满满的心意和创意,走进了韶山市杨林乡。


他们不是普通的支教,而是创新玩起了“非遗+心理”的魔法。乡村留守儿童的小手触摸着古老的湖湘非遗技艺,心扉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敞开。



四季课堂:花香纸影解锁心灵


这支集结了“湖湘拾遗”非遗达人、“向日葵之家”协会心理小专家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好手的“跨界”团队。




在专业老师带领下,精心烹制了一道心灵大餐——《四时愈语:循季疗心之旅》。这可不是枯燥的课堂,而是让非遗技艺“活”起来,成为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春·新生”、“夏·盛放”、“秋·蜕茧”、“冬·共暖”——课程巧妙地将插花、剪纸、制香、扎染四项非遗技艺,化作四季流转的诗篇,对应着心灵的成长韵律。


孩子们借插花舒展花叶,构筑内心温暖屏障;以制香唤醒情感,细腻表达自然流露;用剪纸引导剪出破茧勇气,更在扎染的默契协作中传递着治愈的温度。


“孤岛”融冰:剪纸剪开紧闭心门

活动第一天,一份心理问卷上的答案揪住了志愿者的心:“总觉得没人愿意和我玩”。角落里,7岁的烁烁(化名)像座小孤岛,独自晃着凳子,拒绝加入任何游戏。


小老师轻声问他为什么不画画,他攥紧衣角,“我画不好,他们会笑我……”透露出内心深处的自我否定。


“积极关注行动”立刻启动!剪纸课上,志愿者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个微小的闪光点,真诚地夸赞了他。其他小伙伴们也向他发出邀请:“快看,烁烁剪得多棒!我们一起完成吧!”


一句句“你真行”,一次次温暖注视,融化了“孤岛”周围的坚冰——下午,这个曾退缩的男孩主动帮同伴递剪刀,课后更快乐地和新朋友在操场追逐嬉戏。


数据回响:从“些许期待”到“非常愉快”

孩子们的每一点变化,都被志愿者用心记录在每日问卷里。数据不会骗人:活动结束时,孩子们写着“非常愉快”的比例明显多了起来,许多小家伙兴奋地分享“我交到新朋友啦!

在“最难忘瞬间”和“成果会说话”环节,那些稚嫩又骄傲的话语此起彼伏:“老师夸我剪得好!”“小鸟肯定会说谢谢我把它剪得这么漂亮!”……


这些充满成就感的童言童语,正是非遗创作神奇力量的生动注脚——它让孩子们找到了情感表达的出口。


心里“画”外音:乡村孩子的非遗疗愈答卷

活动尾声,一场“听听心里‘画’——乡村儿童非遗疗愈作品展”,让孩子们的内心变化有了具象呈现。

每一件作品都被老师们温柔以待,杨林乡居民也早早牵着孩子来参观,乡政府前“门庭若市”,赞誉不断。

这些带着温度的作品、孩子们真诚的反馈、还有那些“会说话”的数据,共同构成了一份沉甸甸又暖融融的答卷。


它回应着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也完美印证了《四时愈语》的初心:让古老的非遗技艺,成为孩子们安全表达内心世界的彩色桥梁。


这场独特的非遗疗愈之旅,最珍贵的“展品”并非挂在墙上的画作或染布,而是孩子们眼中重新点亮的光芒,和那被勇气与温暖填满的心房。


“匠艺愈心”的故事不会结束,将在非遗的指尖传承与心灵的阳光成长之间,搭建更坚固、更温暖的双向桥梁。


19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