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2025中国顶尖舞者成长计划——全国作品展演「群舞组」”在四川遂宁大剧院落下帷幕。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学院选送的原创群舞《喜鼓瑶妹》和《《何处是潇湘》,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创新的艺术表达,从全国几百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群舞展演。两部作品分别是由艺术学院第二党支部书记何婷、以及第二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陈祥威进行创作,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利德、舞蹈表演专业学科带头人龙谐思和艺术学院青年教师胡誉献参与排练指导,23级舞蹈表演、23级舞蹈教育、24级舞蹈教育以及21级舞蹈表演等37名学生进行演绎。这两部作品的成功,不仅是艺术学院“党建+艺术”育人模式的生动实践,更展现了基层党组织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一、党建铸魂:红色基因融入艺术创作全流程
艺术学院党总支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创作-排练-展演”全链条思政体系。
选题定向:在作品筹备阶段,学院党总支组织教师赴湖南潇湘文化遗址、江华瑶族自治县开展“红色文化+非遗传承”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师生从湖湘精神中汲取创作灵感。
创作把关:成立“党员教师创作指导小组”,将“讲好湖南故事、弘扬传统文化”作为核心目标,确保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何处是潇湘》通过湖湘文化传递家国情怀,《喜鼓瑶妹》以瑶族文化展现民族团结,均体现党建引领下的文化自觉。
二、赛场见证:党建引领结出艺术硕果
比赛现场,两部作品引发强烈反响:
《何处是潇湘》以诗画般的舞蹈语言,展现湖湘儿女对家国文化的守望,被观众誉为“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喜鼓瑶妹》通过瑶族少女的灵动演绎,传递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观众评价其“让传统非遗‘活’了起来,更‘火’了起来”。
三、未来展望:以党建红心铸艺术匠心
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伍莉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党建+艺术’品牌建设,计划开展‘红色舞蹈创编计划’,鼓励师生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校史挖掘素材,创作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作品。同时,通过‘党员导师制’培养青年教师,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艺术教育铁军。”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