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润生命,健康同行” ——我校第十二届"5·25"心理健康文化节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作者:王亭予 来源:学生工作与安全保卫处 时间:2025-06-16 点击数:

2025年4月18日至6月10日,我校学生工作与安全保卫处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以“心润生命,健康同行”为主题,通过“传统文化浸润+心理疗愈创新”双轨模式,举行了第十二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节系列活动。活动累计吸引师生参与4000余人次,在校园内掀起关注心理健康、传承文化智慧的热潮。

启动仪式,释放压力启心程5月8日,我校第十二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节在篮球馆盛大启幕。学保处副处长罗星、特邀专家许新赞与7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心理中心教师彭申珍以“暴踩负能量”互动游戏点燃全场,师生将压力事件装入气球踩爆,象征“卸下心灵重担,轻装奔赴未来”。

五感疗愈,传统融新通心扉。近期,我校以“五感疗愈”为主轴,将传统技艺与心理疏导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自我探索与情绪调节途径。5月8日,特邀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系主任许新赞,前来我校开展“共筑沙城——沙盘体验中‘看见’潜意识的形状”活动,参与者通过自由摆放沙具表达内心世界,专家进行解读与分析,促进了学生的情绪宣泄和自我探索,增强了情感共鸣和人际联结。同日,非遗教师戴蔚蓉带领30名参与者体验篆香手作疗愈,通过学习压香灰、起香篆等传统工艺,感受“慢工出细活”的静心智慧——“聆听”心灵的频率,参与者在“红袖添香”的意境中缓解了心理压力,提升了专注力。5月13日,非遗教师戴蔚蓉带领同学们感受“纫兰为语——香囊缝制中‘解码’气味的密信,从穿针引线到填充香料,参与者既体验到传统手工艺的乐趣,又通过慢工细作缓解了焦虑情绪,许多同学表示在制作过程中获得了难得的内心平静。5月13日—5月31日,心理中心为同学们准备了500株太阳花、多肉等植物。参与者签署领养承诺书后认养绿植,并加入线上打卡群,通过培育植物生长以培养责任心和观察力,帮助同学们在绿植领养过程中“知觉”生命的精彩。6月5日,校心理协会活动部黄青同学带领30名参与者体验“拾忆非遗,贝影流光”——螺钿创意工坊活动,从选材、打磨到镶嵌,亲手制作独一无二的螺钿作品,同学们体验了非遗技艺的精妙,更在创作过程中培养了专注力与审美能力。这些活动将传统与创新融合,通过五感体验与互动实践,不仅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更有效促进了情绪调节、自我认知与人际和谐,为校园心理建设注入了独特而温暖的活力。

多元实践,沃土栽培健心芽。“蓝丝轻系,与爱同行”——同学们将象征感恩与祝福的蓝丝带系在想要感谢的人手腕上,并用视频记录这温馨时刻,活动收集了200余条视频。这种具象化的表达,不仅增进了人际情感,还让同学们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了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镜头里的心世界”——和谐宿舍短视频大赛作品中记录了同学们互助友爱的温暖时刻。活动收到30余份创意作品。通过视频创作,同学们不仅增进了宿舍感情,更学会了用发现美的眼光看待日常生活。

专业赋能,密织网络护心程。5月22日,特邀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成瘾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周霞峰前来我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专题讲座。讲座吸引了师生超400人参与,反响热烈,有效提升了我校师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能力,进一步强化医校协同育人机制。此外,我校还面向2024级全体心理委员及2023级新任心理委员、校心理协会成员开展系统培训,采用MOOC线上课程,全面讲解心理委员职责定位、大学生心理影响因素、心理健康标准等14个专题内容。通过系统培训,为构建校园心理健康防护网奠定了坚实基础。

乐学相融,三维一体育心花。5月22日,我校开展“漫筑青春,心铸梦”——第二届心理主题游园会,游园会打造四个主题区、18个互动项目,分别聚焦认知觉察、强化情绪释放、探索艺术疗愈、培养团队协作,构建了“认知-情绪-行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活动,通过闯关集章兑奖,吸引力1000余名师生参与,师生们在游戏中释放压力、获得治愈,收获了成长与感悟。

本届心理健康文化节的圆满落幕,不仅为师生搭建了释放压力、探索自我的平台,更以传统文化为纽带,让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深厚的底蕴。未来,我校将持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让心灵的阳光照亮师生的成长之路,让文化的滋养成为校园心理健康建设的持久动力。

审核:周文华 阳艳波 兰帅